番茄小说网页版入口免费阅读

  • 推荐
  • 热点
  • 网视
  • 综合
  • 政务
  • 时政
  • 社会
  • 县区
  • 鸣宿
  • 金融
  • 房产
  • 教育
  • 健康
  • 汽车
首页 / 小头条 / 正文

新华全媒+丨畅通国内大循环——2023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一

2023年12月08日10:01   来源:新华网

0

  大国经济,需要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岁末年终,新华社记者在一线调研采访中观察到,今年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经济立足国内大市场,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塑造竞争新优势,锻造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有效支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的脚步坚定向前。

  把握主动——以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应对风险挑战

  这是繁忙的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2023年9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12月初,记者来到位于广西崇左凭祥市的友谊关。这个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南疆门户,如今成为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见证——

  一辆辆从越南入境、满载水果的货车驶入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中国水果进口商黄青山正忙着验货、装货:“越南水果采摘后,一般两三天就能通关运到这个市场。这批火龙果今天到货,下午运走,预计36个小时后就能到达上海。”

  一辆辆装满零部件、驶向越南的货车也忙个不停。凭祥边境出口加工产业园内,凭祥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元指着地图告诉记者,企业制造的电子元件只需三四个小时就能出口送达位于越南的组装工厂。

  进口水果“抢鲜”进境,跨境产业链合作如火如荼,成为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基础上,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助力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加强——

  在山东滨州无棣县,曾经“坐不满”“跑不远”的公交车,正逐渐成为商品进出村镇的纽带:破壁机、扫地机器人等现代化家电在村镇服务站下车入库;农户种植的冬枣等产品搭上“顺风车”运向外地……

  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国内大循环搞好是治本之策。

  尽管近段时间消费增速略有放缓,但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消费持续恢复势头没有改变。

  2023年11月28日,X8155次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等待出发。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加快——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84.1亿美元,创历届新高;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超过1500亿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达8.1万列,行程超过7亿公里……一个个数字折射出中国经济吸引力。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成功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不同季度之间经济恢复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持续回升向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近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预测都显示,中国可以实现经济增长5%的预期目标。国际机构之所以看好中国,是因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3年11月8日在第六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拍摄的百事公司展台。今年是百事公司首次参展进博会。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厚植根基——以着力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动力

  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

  12月5日,张女士在四川成都收到了前一天订购的鲜花。这束鲜花从云南昆明发出,由顺丰速运承运,搭乘成昆高铁快运专列飞驰而来,是2023年我国第1200亿件快件。

  一名快递工作人员在昆明斗南花市搬运打包好的鲜花(2023年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快递“小包裹”映照经济“大棋局”。今年3月起,我国单月快递量超百亿件,月均业务收入超9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成为消费持续复苏、经济回升向好的生动写照。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发布“一老一小”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等税收优惠政策,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一系列举措助力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入冬的西安寒意渐浓,但无论在商场还是老城街区,消费市场仍现“暖”意。走进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恍若梦回大唐,数十台唐文化主题演艺一步一景。自2022年4月28日运营以来,主题街区已接待游客超350万人次,日均流量超7000人次。

  2023年8月2日,游客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观看唐风演艺《万邦来朝》。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千里之外,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市梦娅饰品有限公司的一场直播刚刚结束。“我们之前做惯了外贸,国内市场刚刚起步,现在日均500单左右、销售额近万元。”企业负责人陈伟说,尽管竞争激烈,还是很看好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希望未来国际和国内业务同步发力。

  两座城市,不同场景,都是中国消费潜力的体现。

  2023年9月14日,游客和市民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马岭河夜间消费聚集区休闲。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今年前10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0%。今年以来,餐饮消费加速回暖,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元,文体旅融合趋势明显……不断复苏的消费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

  在四川,横穿大巴山腹地的铁路——西渝高铁施工现场,建设者利用冬季枯水期黄金施工时间,正在加快项目进度。

  在贵州,贵安新区